+ Ciao! Italy!! Day 6 -- 聖馬可廣場、里亞托橋市集、威尼斯巷弄 +
很多人問我如何拍到空無一人的聖馬可廣場
======================================
其實答案很簡單,只要凌晨三點起床,弄一弄四點出發,走到聖馬可廣場迎接太陽公公就可以了
這段時間唯一可以看到的就是早起運動的人、清道夫以及準備一早要趕火車飛機的旅客 (好早呀哭....)
這大約是凌晨接近五點左右的聖馬可廣場與總督宮
話說昨晚捨捨與阿牛提議要起來迎接日出,當個熱血攝影人,而且聖馬可廣場大概也只有凌晨有機會空無一人
所以我們就約定好大概四點集合,一起到廣場拍色溫,迎接我們在威尼斯的第一個早晨
但是!當我跟米米依約到了集合地點,捨捨跟阿牛卻沒有出現!!!
於是乎我們只好自己往聖馬可廣場走了,因為日出不等人的,拍色溫大概只有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呀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後來捨捨與阿牛終於出現了,在色溫結束以後.................)
聖馬可廣場 Piazza San Marco 是威尼斯的心臟,威尼斯最著名的聖馬可大教堂、新舊行政官邸等等都在聖馬可廣場周邊
廣場的南側有一個附屬的小廣場,臨著威尼斯大運河,小廣場上豎立著兩根威尼斯最有名的石柱
分別雕刻著威尼斯的守護神聖迪奧多,以及另一個象徵威尼斯守護神聖馬可的飛獅,威尼斯大主教的駐地也在此
事實上,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唯一被稱為 "Piazza" 的廣場,威尼斯其他的廣場都被稱為 "campi"
而不冠以 Piazza 的稱呼,可見聖馬可廣場的尊榮,1797年拿破崙進佔威尼斯時,甚至稱呼聖馬可廣場為歐洲最美的客廳 The drawing room of Europe
聖馬可廣場由總督宮、聖馬可大教堂、新舊行政官邸大樓與連結行政官邸大樓的拿破崙翼大樓圍繞而成
第一、二張照片面對著聖馬可大教堂拍攝,兩旁的大樓即為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鐘樓當然就是著名的聖馬可大教堂鐘樓
新舊行政官邸大樓的一樓都是歷史久遠的咖啡廳,以及一些餐廳與特別的手工藝品店,白天時人潮聚集,夜裡甚至有爵士樂團在咖啡廳前表演
但清晨的聖馬可廣場,只見到成排的桌椅 (想像白天那些座位全部坐滿 @@),以及我覺得是這個廣場永遠的主人 -- 一大群鴿子 XDDD
除了我們以外,此時廣場上還有另一位老外攝影師,拿著蛇腹相機緩慢的拍著色溫,我相信他拍到了他想要的畫面 ^^
總督宮 Palazzo Ducale di Venezia ,英文稱為 Doge's Palace,是威尼斯總督的辦公廳
主要的兩面,一面向著聖馬可廣場,另一面朝向威尼斯運河,他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哥德式建築代表
總督宮的建造最早可追溯到西元1309-1324年間,但其後在1577年12月20日因大火嚴重毀損
重建時,威尼斯人們仍決定維持他的哥德式外觀,而不採取當時盛行的文藝復興式建築,但還是有些蛛絲馬跡被留了下來
例如連接總督宮與監獄的嘆息橋 Ponte dei Sospiri (Bridge of Sighs),據說就是文藝復興式的建築
(我們到的那幾天,嘆息橋不知為何被一整塊廣告看板完全遮住,讓我們十分火大 Orz.........)
總督宮現在的功用是博物館,人們可以在裡面欣賞威尼斯藝術家的作品





從聖馬可廣場我們往威尼斯運河岸邊前進,經過前面提到的兩根威尼斯最重要的柱子 XDDD
清晨的運河旁停滿了貢多拉,很有秩序的黑色船體蓋著深藍色的防水布,可惜此時天空已亮,最美的色溫時間已經過去了
此時也慢慢的有遊客出現,我想再過不久,人潮就會湧出來吧,畢竟聖馬可大教堂要進入是要排隊的,相信一大早就會有人來排 @@
我們就這樣在岸邊閒晃了一陣子,風涼涼的,對岸教堂的鐘樓依舊閃爍著燈光,海浪的聲音趴搭趴搭的打著岸邊的石頭
就這樣待了十來分鐘,我們決定回到聖馬可廣場看看捨捨與阿牛出現了沒
途經聖馬可大教堂的鐘樓,順便用底片留下紀念,我猜如果是人潮洶湧的時候拍攝,應該會有警察把米米趕下來吧 XDDD
聖馬可大教堂鐘樓平時是可以讓遊客上去的,在上面可以俯瞰整個威尼斯,但此行我們沒有上去
因為我們白天花了太多的時間到處散步,到了晚上又跑去看世足賽的關係 XDDD




回到聖馬可廣場的路上,我們經過聖馬可大教堂 St. Mark's Basilica 的青銅門前,此時教堂當然尚未開放
我們被藍綠色的青銅門吸引,趁著都沒有遊客的時候,趕快摸一摸冰涼的門面,順便留下幾張影像
但我們怎麼也沒想到,這就是我們此行唯一一次停下來拍聖馬可大教堂,之後大教堂就不知為何的被我們放棄了
我們根本沒有進去欣賞內部,連排隊也沒排.......事後想想大概是因為威尼斯太好逛了,我們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威尼斯的巷弄間 XDDD
這證實了一般旅遊團只在威尼斯待兩天或甚至一天 (指真正完整的一天),怎麼可能夠呢?我們在威尼斯待大概三天都看不完了 @@|||
聖馬可大教堂最早可追溯到西元約828年,他也是義大利最著名的拜占廷式建築,但因為我們此行根本沒進去看,所以在此也不多做介紹了
唯一一定要提到的是聖馬可以及威尼斯商人的趣事,馬可,英文稱呼為 John Mark,相傳他是馬可福音的作者
由於馬可的家是早期基督徒在耶路撒冷聚會的場所之一,所以馬可有很多機會跟門徒們接觸,他並非使徒,但教會仍把他封為聖人
在那個時代,義大利每一個城市其實都覺得城市應該有一個守護神,這個守護神也許就是某某聖人,他們會為聖人蓋教堂
而威尼斯並無一個守護神,因此有兩個威尼斯商人聽聞聖馬可的遺骸在亞歷山卓 (也就是埃及的亞歷山大港)
就藉著關係,到亞歷山卓偷取聖馬可的遺骸,把他運回威尼斯,威尼斯很快的宣布聖馬可是他們的守護神,這就是聖馬可大教堂的由來 XDDD
聽起來其實跟我們的民間習俗會把關公請回家拜的意思沒兩樣,不同的宗教信仰仍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呀............
此時天空已經完全亮了起來,回到聖馬可廣場上,捨捨與阿牛也終於出現了 XDDD
但我們這麼早起來到現在,其實已經餓了,所以兩組人馬約定了集合時間,捨捨跟阿牛繼續拍,我們則準備回旅館先吃早餐囉~~~
回到旅館稍微補眠,約八點多我們就往餐廳去享用在威尼斯的第一頓早餐,沒想到這也是我們在義大利吃到最好吃的早餐 ^^
一下到一樓餐廳,來來往往的就是不同國家的遊客,看來大家都早早起準備去漫遊這個城市
餐廳分為戶外跟室內兩部份,隨便我們要坐在哪裡,所以第一天早上我們決定坐在戶外的位子,在教堂旁吃早餐 (旅館的對面就是個小教堂)
一坐下來,服務生就馬上來遞餐具,還問我們 "Cafe' , juice, or milk?",來到義大利當然是入境隨俗,早上先來杯espresso啦
所以我就點了espresso,服務生還親切的問我 "Need milk?",基於義大利人喝espresso是沒在加牛奶的,我當然 say no 囉!!
除了飲料服務生會幫我們送到桌上來以外,其餘的一切都是自助式的,看著吧檯上滿滿的食物,有優格、各類穀物麥片、cheese、也有熱食
奶油與各種果醬茶包更是堆的高高的,歐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在我們享用自助式早餐的同時,咖啡與果汁也送到我們的桌上來了,咖啡是整個摩卡壺拿到我們桌上,搭配一個空的杯子
我想是怕咖啡冷掉,用摩卡壺保溫吧,用完早餐後自己倒著咖啡,欣賞早晨威尼斯街道上人們來來往往,真是超有感覺 ^^



大約九點多與捨牛集合後,我們就開始今天的行程 -- 漫無目的的閒晃威尼斯本島區 XDDD
其實也不是沒目標啦,今天大致上會去看里亞托橋、人多到翻掉的聖馬可廣場、廣場邊的花神咖啡館等等
所以一早我們先往里亞托橋的方向慢慢前進,兩旁的店家有些已經開始營業了,櫥窗裡擺的是威尼斯最著名的面具與蕾絲
早在還沒出發前,我們就已經預計要在威尼斯買面具了,因為那代表著威尼斯的文化,比啥LV、Gucci還要來的有意義
(威尼斯也有LV、Gucci等等名牌的分店,不過老實說我覺得他們生意很差,因為這裡的其他手工紀念品比那些名牌包更吸引遊客!)
但我們第一眼看到面具店的櫥窗時,只能用所有人眼睛都睜的大大的來形容........怎麼會如此的......精美細緻.......@@
我們的心完完全全被面具擄獲,所以離開威尼斯時,我們真的一人至少買一個面具珍藏
在威尼斯買面具,要便宜的一個10歐也有,貴的上百甚至上千歐也找的到,找到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毫無疑問是來到威尼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當然啦!消費以後的退稅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路上遇到退稅點,也請記得拍下來 XDDD



來到威尼斯的另一個重點就是貢多拉 Gondola
清晨還見到貢多拉蓋著深藍色的防水布,船夫們都還在睡覺的我們,早上十點多已經看到貢多拉開始準備營業了囉
雖然沒看到船伕,但防水布已經收起來,每一艘貢多拉都有其特殊的裝飾與座椅,看的我們目不暇給呀~~~船伕大概是去吃早餐了吧 XDDD
一路走到大運河畔,身著橫條紋裝戴著圓帽子的貢多拉船伕已經就位,三三兩兩在聊天等客人上門
絕大多數的船夫都是穿黑白條紋的上衣,只有少數穿別的顏色,沒穿制服的又更少,不過我們要等到傍晚才要搭乘 ^^
貢多拉距今至少有一千年的歷史,約在11世紀時,貢多拉最為盛行,當時大概有超過一萬隻貢多拉在威尼斯運河上搖擺著
目前大概僅存幾百隻,且用途從一般人民的交通工具,轉化為旅遊業用途,原因是因為現在威尼斯人大多搭更方便快速的水上巴士 Vaporetti
貢多拉有其製作的統一流程與規格,大概長約12公尺,寬約1.7公尺,現在的貢多拉統一漆成黑色,但其實16世紀時並非如此
在16世紀時,因為貴族經常乘坐裝飾華麗的貢多拉,彰顯自己的財富,因此貢多拉的裝飾異常誇張,每艘都不同
直到西元1562年,威尼斯政府為了遏止這種奢靡的風氣,通過法令統一貢多拉一律漆成黑色,才變成現今的模樣
貢多拉其實是不對稱的船體,在水中時整個會偏向右邊,但船夫站在後方左側,因此平衡了整個船體,讓船可以直線航行
一般來說,貢多拉載觀光客最多一艘裝4-5個人吧,不過有時可以在運河上看到載著快十個人,所有人都站著的貢多拉
那並非觀光客,而是當地居民一起共乘,十分有趣,也十分大膽 (對於不會游泳的我來說......Orz)




到達里亞托橋附近那時,天氣還陰陰的,陽光一直要到我們鑽進橋上的包包店血拼出來才露臉 ^^
前面提到威尼斯有約400座橋樑,里亞托橋 Ponte di Rialto 應該是威尼斯最有名的橋了,第二名大概是我們此行無緣的嘆息橋,第三名以後就不曉得 XDDD
里亞托橋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1181年,當時還不是石造,只是一座浮橋,後來因為位於東岸的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又改成木橋
西元1444年,木橋曾經因為乘載太多人而倒塌,因此在1503年,石橋的構想才被提出來,並且請設計師提出設計方案
到最後,橫跨運河兩岸的里亞托橋,由建築師 Antonio da Ponte 於西元1591年完成,橋上的商店則是在15世紀初即存在
里亞托橋是威尼斯另一個重要的地標之一,所以一大早橋上與橋下兩側都擠滿了人,大部分是觀光客
一部份人在橋的兩側拍橋,一部份在橋上看著運河上的船隻來來往往,我則比較喜歡後者 ^^
我們在里亞托橋上待了好一陣子,單純的看著橋下的船隻,公共汽船當然是最大宗了,其次可能是觀光客搭乘的貢多拉
但因為里亞托橋鄰近市集,旁邊也有威尼斯郵政總局,所以若仔細看,有很多很多工作船正在開始忙碌的一天
私人小遊艇也穿梭其間,可能是要去上班吧,這種上班不是搭公車捷運,而是開船的感覺,真是令人感到新奇 XDDD
除非搬到威尼斯定居或者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台北,否則我大概此生無法體驗開船上班的感覺
由於今天天氣不是很好,所以想像中的藍天白橋照大概機會也不大了
橋上的店家是里亞托橋另一個特色,此行我們似乎沒有看到第二座橋上面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容納市集的
店家被一間間隔開,當時我們沒有仔細去算有幾間 (只忙著逛而已 XDDD) ,不過仔細看照片,大概應該有24間吧,這24間真是得天獨厚 ^^
站在橋的中心點,不論是觀光客或者當地居民,都從我們身旁穿過,那種感覺真是獨特
至於橋上的店家我們就沒什麼逛了,唯一一間賣皮製各式背包皮夾的店家,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買至少兩個包以上 (有些當然是禮物啦)
一個平均大概30-40歐左右,卻超有質感,老闆又是個年輕男生,人超好,四個人在那家店裡梭了300多歐,今天才剛開始我們已經大包小包了 XDDD





直到我到了威尼斯,才確認辛苦揹了小黑六來,是沒錯的,在威尼斯的橋上拿長鏡頭亂打是一種樂趣 XDDD
因為在這個地方,處處是故事在上演,也處處是風景,每一戶種滿花草的美美窗台,總會有人在窗台前
遊客也有可能繞一繞發現走到死路,只好往回走
坐在船上的觀光客,如果我們在橋上看著他們,他們很有可能也會熱情的跟我們揮手,事實上當我們下午去坐船時,就是如此
這是一個充滿熱情的城市呢 ^^ 當然浮濫的淺景深美女照也要來個幾張 XDDD



在里亞托橋上逛了一陣子後,我們要繼續往市集的方向前進,因為每一個城市的市集對我們來說,都是最重要的景點 ^^
市集依舊充滿了人群,而因為我們在羅馬似乎沒有買到什麼紀念品帶回台灣,想必米蘭也沒機會買,所以打算在這裡解決
佔大多數的店家大概是皮件店與衣服店,也有很多手工藝品店,捨牛就在其中一間賣斧頭、劍、槍的店停留了一會ㄦ
我發誓我在那間店有看到魔戒裡面亞拉岡拿的那把劍 XDDD
後來我們決定買了一些面具首飾盒,因為事務所裡除了我以外都是女生阿.......
通過紀念品街,轉角便是我們最愛的水果攤囉 XDDD



於是乎我們就買了幾個李子,一串綠葡萄,四個人就在市場邊的水龍頭旁把水果洗一洗開始吃~~~~
而且不只是我們這樣,其他國家的觀光客也是一樣,大家都或坐或站,在附近吃著水果看著運河上的風景,而狗狗則是很乖的坐在主人腳邊
在威尼斯,廣場上大概就是被鴿子佔據了,而到了運河邊,則可以見到成群的海鷗,事實上,海鷗會吃鴿子 (有圖有真相,只是不想放上來 @@)
我想海鷗可能也吃些魚類蝦類吧,畢竟附近就是威尼斯的魚市場
而時間也已漸漸接近中午,所以我們打算慢慢往餐廳前進,中午要享受的是威尼斯有名的燉飯 ^^



繼續沿著河岸走,米米突然發現一個超漂亮的小花園,土黃色的牆壁搭配綠色植物跟花朵,在加上陽光此時正好露臉,一整個超美 @@
然後米米就馬上衝進去了,根本不顧這可能是人家家或者是一個小社區 XDDD
而我們則在外面用長鏡頭拍,畢竟這看起來是一個人家家裡的小花園,好像不是很適合四個人全部衝進去,還帶著巨大的相機
結果拍到一半,果然就有人出來問米米說在做什麼了,我沒看到是誰,據米米說是兩個男生
沒想到米米解釋了這裡好漂亮,她想進來拍照以後,這兩位義大利男生居然說,歡迎歡迎~~歡迎美女來拍照~~~~
義大利人該說是熱情還是怎樣 XDDD
所以我們很厚臉皮的借了人家家裡的花園拍了幾張,米米就趕快跟他們說謝謝,然後衝出來
為什麼威尼斯隨意一處人家的小庭院都可以美成這樣,而台灣ㄧ堆標榜歐洲風的新建案卻總是看起來很乾,我猜這大概是天生美感的問題吧 XDDD
正好金屋離這個地方也不遠,老實說就是隔著一條運河的距離
金屋 Ca' d'Oro ,正式名稱是聖索菲亞宮 Palazzo Santa Sofia,是威尼斯大運河上哥德風建築最美的宮殿之一
建築時間大概是西元1428-1430年,由康達里尼家族興建,之所以稱為金屋是因為他曾經以鍍金來裝飾外牆
不過目前的建材似乎是白色大理石,但可以想像以鍍金來裝飾外牆,夕陽西下時想必金碧輝煌吧 @@
早期金屋當然是類似私人官邸的性質,但目前已作為博物館使用,博物館名為 Franchetti Gallery Ca' d'Oro,可惜此行我們沒有機會進去參觀 T___T




在威尼斯,要走去吃飯的地方總是要花很多的時間,不是因為威尼斯很大,而是因為每走幾步路就要停下來拍照 XDDD
我們慢慢離開威尼斯的魚市場 (第一張有紅色帆布裡面就是魚市場) ,沿著運河岸走再左轉,其實就可以到我們的餐廳,但我們也走了好久
時近中午,太陽也終於露臉了,直射的陽光大概讓行人開始覺得炎熱,所以運河邊的遊客似乎有減少的跡象
只有行人三三兩兩,包括酷弟酷妹各一枚,轉個彎進到巷弄裡才發現人們都躲在裡面避太陽 ^^
古老的木質門板讓人不由自主的想摸摸她,如果再看的更仔細一點,威尼斯連公寓的電鈴還有對講機都設計的很有感覺
相較於充滿高科技的台灣,我們的對講機一定有螢幕有電眼,他們的對講機顯的古老,且上面都以金色的牌子標示住戶的名字 ^^
我想要是搬到威尼斯定居,第一件事就是要去打一個小牌子表示我住在這裡了吧 XDDD



沿著運河岸一直走到 Calle dei Boteri,我們就左轉,目標的燉飯餐廳就這條路上不遠處
這家燉飯是 lonely planet 推薦的餐廳,重點是新鮮的海鮮佐料而成的燉飯,料非常的充足且好吃 ^^
但很意外的,我們到的時候似乎沒什麼人,室內好像只坐了一桌,戶外的座位都是空的
天氣如此的好,這裡也不至於直接曬到太陽,所以我們當然是選擇戶外的座位囉
雖然說威尼斯餐廳的價格普遍比羅馬再貴個五成,但衝著這間餐廳是推薦餐廳,而且我們早就打定主意此行吃飯無預算限制 XDDD
所以當時是儘量點到吃飽為準,菜單上滿滿的義大利文,我們照慣例用猜的,老闆娘則是跟我們解釋每份燉飯都是兩人份
可能這樣比較好煮? 但對我們來說也沒差,好吃的話就算十人份我們也吃的下去囉 ^^
在等待餐點上桌的時間,大肚子的老闆不時出來講手機,抽根菸,所以我們也順便給他偷拍了一下
老闆的吊帶褲上面的圖案似乎是莫札特,而莫札特據傳在西元1769-1773年間,曾在義大利學習歌劇,因此與義大利也有淵源
此外,我們四個人也在座位上欣賞來來往往的正妹,不過捨牛那方向只看到阿桑而已 XDDD
不久,我跟米米點的蔬菜燉飯就上桌了,因為我是不太拍食記的,又餓的要命,隨便拍幾張就開始大快朵頤
一盤燉飯瞬間被我們吃到盤底朝天,那濃郁的醬汁加上剛剛好的口感,真不枉我們特別從里亞托橋走過來 Q__Q
義大利的燉飯因為是用生米直接下去燉,不像我們可能是先用大同電鍋煮好飯再加上醬汁
所以米的口感較硬且一顆一顆的,但卻很Q,吃起來也很輕鬆,對於我們來說完全沒有適應不良的問題,一整個超好吃ㄚ~~
在享用過午餐後,我們也順便到店內看看,其實這間餐廳以前是小酒館,四五年前才改成餐廳,所以裡面還陳列著各式各樣的酒
牆上也掛滿古老的照片,整個餐廳給人很溫馨的感覺,連老闆老闆娘都是一副爸媽的fu阿~^^
下一次再來威尼斯,這間餐廳仍會列入必定拜訪的名單內 XDDD
======================================
由於手邊的紀念品有點累贅,所以我們決定午餐後先回到旅館放東西,下午再出來繼續鑽巷子
今天下午我們將拜訪威尼斯郵政總局、乘坐公共汽船遊覽大運河,再在傍晚時跳上貢多拉夜遊威尼斯,最後找一家餐廳欣賞世足賽荷蘭v.s烏拉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