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ao! Italy!! Day 4 -- 羅馬競技場 +
看到照片左下方那兩個騎腳踏車的人沒 XDDD
======================================
究竟是誰提議今天要租腳踏車來騎的,我真的是完全不曉得 (總之不是我)
來到羅馬的第四天,是預定的 Ancient Rome Day,今天我們要拜訪羅馬競技場與古羅馬城區
只是原本預計的交通工具是地鐵加上鐵腿一雙,不曉得為啥昨晚討論討論,就變成要騎腳踏車了 @@
於是我們一早又到BICI BACI報到,老闆看到我們還一副又來了的樣子
腳踏車當然是一人騎一台,還好不用戴好笑的腳踏車安全帽 XDDD
就這樣我們又得到了新的交通工具,繼上次在北海道美瑛騎腳踏車後,這次在義大利羅馬又延續鐵人傳統
一大早仍然是艷陽高照,我們順著昨天騎過的路,一路往羅馬競技場前進 ^^
從Termini車站附近一路往羅馬競技場,經過的路不是平地就是下坡
所以我們一路乘著風,邊拍照邊錄影,同時還笑得很開心,完全沒意識到下午回家的路將是多麼艱辛 Q__Q
星期天的早上羅馬城似乎車子比較少一點,也有可能是此時大家都去彌撒了,所以外面沒什麼人吧
一路上一直聽阿牛跟捨捨說要腳踏車要換檔,但捨捨一直換不了檔,可能是變速壞掉
這便是今天下午惡夢的開始 @@
其實第一張照片就是羅馬競技場的寫照 ^^
羅馬競技場 Colosseum,被認為最偉大也最具代表性的羅馬建築,建造起源於西元約70-72年間
大概在西元80年時建造完成,當然後續還有一些修整
約莫近兩千年歷史的偉大建築,就這麼聳立在現今羅馬城裡,旁邊伴隨的是大批的遊客以及攤販
形成一種古代與現代時空交錯,但是卻又非常和諧的有趣場景 ^^
我想羅馬競技場對於羅馬人來說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對觀光客才是驚嘆連連吧 XDDD
其實來到羅馬,光是想像每天下班都經過上千年的歷史建築,沒事就到這些偉大建築旁邊的咖啡廳度過一個下午
真是讓我們不由自主地羨慕羅馬人呀.......
在抵達羅馬競技場附近後,我們準備要找個可以停腳踏車的地方
當然,在這種觀光區,一定要遵守他們規劃的停車區,因為我們可不想看完出來發現罰單或是車子被拖走 Orz
原本我們沿著競技場這邊騎,但後來才發現腳踏車停車區在馬路對面,也就是地鐵站的旁邊
當然我們就四台車直接橫越馬路囉,反正競技場周圍的馬路出乎意料的都沒有車
甚至連遊覽車也沒看到,不曉得觀光團都是在哪裡下車的 @@
上面鋪陳了這麼長,其實是要說跟米米一起合照的女攝影師的故事 XDDD
話說我們才把車停好,連車子都還沒上鎖,居然路邊一位女攝影師就朝米米走來,show她照的照片給米米看
原來當我們騎在競技場這邊時,她在馬路對面就看到米米一路騎過來,那時她就驚訝
"哇~這樣一個美女搭配整個競技場的畫面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沒想到我們居然跨過馬路騎過來了 (當然啦,我們要停車阿 XDDD)
所以這位女攝影師就很熱情的跑過來給我們看她剛剛幫米米拍的 XDDD
還說她是先報名了攝影課程 (好像是在加拿大上課),結業後開始旅行到處實際練習,接下來她還要到威尼斯
(這什麼攝影課程?!上完課就出國練習?!還從加拿大飛到歐洲?!台灣的攝影網站的課頂多讓你外拍一下 Orz)
聊了幾句後,她還請米米再讓她拍幾張,所以米米就現場變成了Model
現場因為太陽太大,逆光背景一定過曝,所以她還拍一拍還說這樣背景或過曝,橋來橋去 XDDD
最後米米要跟她合照,她才說其實她今天早上天剛亮就來拍競技場,現在亂糟糟的合照不好看
稍微整理一下還把眼鏡脫了,才跟米米合照一張,真是超可愛的~~~~~~~^_____________^



跟專業女攝影師say goodbye以後,我們就要進入羅馬競技場啦
羅馬競技場是全羅馬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也是所有自由行、跟團都必到的地方,人潮當然是十分恐怖
上面第一張照片的那些人,就是都要進競技場的,我們到的時候排隊進場的人大概已經排超過100公尺長了吧
不過我們是不需要排隊的,原因在於我們有 Roma Pass!!
果然如同背包客棧與旅遊書上面所寫,一到競技場的入口處,就可以看到專給 Roma Pass 走的通道
這條專門入場通道可是一~~個人都沒有呀~~~XDDD
就這樣我們再度像VIP一樣,經過旁邊一長串正在努力排隊買票的遊客,長驅直入"逼"一聲進入羅馬競技場
爽度真的只能用爆表來形容,唯一可惜的是前天我們沒能參觀聖天使堡,不然 Roma Pass 可說是值回票價 XDDD
長期出現在照片、雜誌、電影裡面的羅馬競技場,今天我們終於進到他的裡面,實際的欣賞他、接觸他
面對這些兩千年前就已經在這裡,不知有多少古羅馬人經過這些迴廊,不知道有多少戰士與動物在這裡喪失生命
我們伸出手摸摸石柱,去感受這些已經久遠的歷史,可能石柱裡還藏有戰士們的吶喊吧
羅馬競技場由emperor Vespasian下令建造,經過約十年,由他的兒子emperor Titus完成
總共可以容納約五萬人同時在裡面觀賞表演,所謂的表演則是鬥劍士屠殺動物,或者鬥劍士互相殘殺
其他的節目還有處決罪犯、以表演方式重現偉大的戰役、上演以羅馬神話為劇本的戲劇等等
甚至還被當作倉庫、碉堡、天主教祭壇等等
西元442與508年的強烈地震對競技場造成嚴重損壞,而且當時競技場沒有受到特別的維護,所以損壞持續加劇
西元十五世紀時教廷為了建造教堂,甚至搬走競技場的石材,直到西元1749年教廷宣布曾有基督徒在此殉教
羅馬競技場才被宣布為聖地,並且受到保護
在西元八世紀時,曾有對競技場的地位如此形容:
"As long as the colossus stands, so shall Rome; when the Colossus falls, Rome shall fall;
when Rome falls, so falls the world."
順著路線指標,我們先上到大概是競技場的二樓外側迴廊,在這裡有一些古物展覽
必須要說的是我覺得這個部分真的有點無聊,大概是展出一些石壁畫,上面描述當時競技場的用途
另外還有一些武器、盔甲等等,當然還有大字報述說著競技場的歷史,不過我們沒有很仔細看
我們從石壁畫中去尋找符合電影神鬼戰士場景的描述,另外也看各式各樣的武器
有些武器其實一點也不鋒利,總覺得要砍很大力才能真的傷害到對手
不過也有些武器已經鏽蝕,而且上面隱約一塊塊紅紅的,該不會是血跡吧 @@
當然也有些奇怪的裝備,例如上面第四張那副盔甲,我想那大概是米其林隊的隊服吧 XDDD
瀏覽完所有的古物後,我們爬上一段階梯,進到競技場的內部,我想高度大概是第三層到第四層左右吧
可能所有的遊客都對競技場本身比較感興趣,前面展覽古物的迴廊沒有多少人,但一進到競技場內部,整圈都是遊客@@
彷彿大家到這裡都是要追尋競技場做為鬥獸場功用的那段歲月,畢竟就目前已知的歷史
一直到西元435年,尚有鬥劍士表演的紀錄,而屠殺動物的戲碼更是至少持續到西元523年
競技場的建築型態起源於早期的希臘劇場,但當時的劇場都是靠山而建,有一半的牆面其實就是山壁
直到古羅馬時期,建築師才將兩個半圓劇場接起來,變成如同羅馬競技場的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羅馬競技場是羅馬帝國境內最大的橢圓形競技場,光周長就有527公尺,表演場的周圍有層層看台
大概有60排,分成五區,總共可容納約五萬人
離表演場最近的是貴賓區,主要給元老、長官、祭司使用,第二區至第五區依序為貴族區、富人區、普通公民區與最後的婦女區
當時所有的觀眾透過競技場80個拱門的設計,依序找到自己的座位,完全不會發生混亂
在西元248年,競技場甚至誇張到引水形成一個暫時的湖泊,用來表演海戰的戲碼
競技場現今的景色是,遊客沿著橢圓形的走道,環繞整個競技場一圈
走累了就靠在欄杆上四處眺望,可能是在想像下面有表演,可能是在看其他的遊客 XDDD
競技場並非一直作為鬥劍士格鬥的地方或鬥獸場,在野蠻的節目遭到禁止後
競技場時而荒廢,時而作為其他的用途
荒廢的時候,中世紀時期的建築師將競技場的石塊搬去建造教堂
而在十六世紀時,當時的教宗思道五世 Pope Sixtus V 曾經想把荒廢的競技場改成羊毛工廠
但這個計畫在思道五世過世後就沒再繼續下去
西元1749年,教宗本篤十四世 Pope Benedict XIV 以競技場曾有聖徒殉道為由
宣布羅馬競技場為聖地,以後不得再加以毀損,但其實歷史上並無任何聖徒曾在此殉道的紀錄
但無論如何,此舉保存了羅馬競技場免於繼續毀壞的命運,在西元1807至1930年間
人們除去了原本攀爬在競技場石壁上,足以造成競技場倒塌的各種植物,並對內外部均加以修復
一直到今天修復工作仍持續進行,而羅馬競技場也經由全球一億民眾網路票選,成為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參觀整個競技場是一件非常耗費體力與水份的事情,尤其是在夏天七月
常常可以看到人們席地而坐,大部份的人都選擇坐在陰影下
我和米米則是漸漸受不了高溫,從緩慢的移動改成加速移動,把捨捨跟阿牛丟在後面
所以才會有上面那張她們的合照,不過還是小蘿莉比較吸引我 XDDD
不知道這些小朋友們來競技場前,是不是已經看過羅素克洛的知名電影 -- 神鬼戰士
知道約在一千六百年前,這裡上演著人與動物進行戰鬥,或人與人進行戰鬥
觀眾的手則握有這些鬥劍士或奴隸的生殺大權,大拇指朝上代表 "live",朝下則代表 "die" 的血腥歷史
沿著參觀動線,我們走到下面一層參觀迴廊,更接近競技場中央的表演場 arena
中央的表演場主要由一層木質地板 wooden floor 以及木質地板下方的地下通道 hypogeum 組成
在以前,木質地板上會鋪一層厚厚的沙子,沙子的作用在於吸收鬥劍士與動物格鬥所流的血
以免地面溼滑影響表演,血則會滲透過沙子,透過木質地板一路流到地下通道,這個畫面真是難以想像 @@
所以,其實 arena 在拉丁文的語意就是沙子
現今的競技場只殘留部份的木質地板,地下通道則完全裸露,讓遊客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地下通道據說分成兩層,包括了總數八十個升降的系統,提供鬥劍士與動物們能迅速的上到舞台上廝殺
許多表演用的道具也可以透過當時的升降方式送進表演場中,最大的甚至可以容納大象通過
而地下通道也與競技場的附屬建築,例如存放動物的地方,以及鬥劍士的軍營都有連結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榮耀當時的羅馬皇帝而存在
但是競技場也不完全是血腥,據說現今的競技場,少了以往的表演,多的是有一群喵喵住在競技場裡
在羅馬的紀念品店,很容易就可以看到以羅馬競技場為背景的貓咪年曆月曆 ^^
所以除了遙想競技場過去的日子外,我們也集中注意力的找尋貓咪的蹤影
但結果是 -- 一隻都沒看到 Q__Q
不知道是天氣太熱了,還是我們跟貓咪沒緣份,到最後只有米米看到一隻疑似背影的貓咪
但也是一眨眼就不見了
就這樣我們在羅馬完全沒有看到半隻喵喵,一直要到威尼斯以後才有 @@
在放棄找尋喵喵後,我們大致上已看完整個競技場,準備尋找出口離開
無所不在的羅馬教廷,無所不在的十字架,其實競技場興建之初,根本與宗教無關
樹立在競技場中這個似乎是木製的十字架,雖然看起來與競技場本身挺一致的,不至於突兀
卻也凸顯新文化新宗教覆蓋取代舊文化舊信仰,甚至一步步取代人民的生活重心的一整個過程
=====================================
離開競技場後,大約已經接近中午12點,但因為競技場附近其實沒什麼可以吃的
一般人的行程大概都是競技場看完以後,繼續參觀後方的古羅馬議事場 Fori dei Romani
且競技場的門票其實也包含後方的古羅馬議事場區,所以我們也隨著人群繼續前進
下午是熱到不行的古羅馬中心 -- 古羅馬議事場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