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ao! Italy!! Day 2 -- 梵蒂岡博物館、西斯汀禮拜堂 +
羅馬的第二天 -- 梵蒂岡之旅
=======================================
經過了一個晚上的休息,第二天我們準備前往梵蒂岡,教廷
可能是因為前一天晚上就走很多路,累倒了,即使飛了16個小時,時差差了6小時
我仍然毫無感覺,一覺到天亮 @@
這是我們房間陽台的風景,歐洲人很注重陽台,昨天搭乘Leonardo Express到羅馬市中心的路上
我們就不斷看到種滿花草的陽台,還有人在陽台擺躺椅欣賞晚霞
我們很幸運,旅館房間也有一個小小的陽台,面對中庭
每天早上打開落地窗,上頭就是一片藍天搭配海鷗翱翔,下頭中庭有一個阿伯都在早上澆花 ^^
旅館附的早餐其實不怎麼樣,有可頌、另一種很硬的麵包、牛奶配麥片、起司、當然少不了espresso
吃早餐的地方是一樓的一塊小空間,大概十來桌吧,跟北海道旅館的早餐差了十萬八千里
不過看起來義大利人吃早餐只有咖啡是重點,據說是隨便一塊麵包配espresso就可以了
反正他們中間還會翹班,午餐晚餐也都吃很久 XDDD
草草的吃了點早餐後,我們就準備出發了,在義大利我們每早面對的都是這種藍天
臨走前幫旅館拍一張白天的樣子,在義大利,旅館的星星數都大方的展現在門口
不過我此行似乎最多只看到4顆星,傳說中的5星級飯店不曉得都在哪裡 @@
義大利人很喜歡開小車,smart算是很常見的,Fiat的小車也一堆,即使看到雙B,也是像照片中這種小車
我想他們很喜歡穿梭在古老建築間的感覺吧,我們明天也會體驗這種感覺,真的是愛上她了 ^^
今天白天的行程是 Musei Vaticani 梵蒂岡博物館,博物館結束後再去St. Peter's Basilica 聖彼得大教堂與 St. Peter's Square 聖彼得廣場
搭乘羅馬地鐵到最靠近的站,沿著城牆走,我們馬上看見排隊的人潮
沒錯~~ 這些人全部都是要進梵蒂岡博物館參觀的 @@
面對這樣的人龍,我們真的傻眼,我也同時躊躇著,我們已經事先上網預訂了,需要排隊嗎 @@
四個人在這個路口觀望了一會兒,後來我們決定直接往博物館門口走,去試試看可不可以直接進去不用排隊
畢竟一大早太陽已經很大,再花一個小時排隊,根本是在浪費時間體力呀..........
一路走到梵蒂岡門口,我們發現總共有兩列人龍,這時我們才知道
非常長的這列,似乎是散客而非團體,也就是如果你不是跟團,就要排這一長串
另一排好像是給旅行團進去的,也要排隊,不過長度顯然短很多
但是中間還有一個入口,而且仔細觀察,進入那個入口的人,手上都拿著一張跟我們一樣的預約單 @@1
2
3
4
5
6
7
8
9
10
哈,為了保險起見,我們還問了門口的警衛大哥,雖然警衛大哥的英文很破,但是似乎我們是可以直接走那個門!!
於是四個人很有種地對門口警衛出示預約單,果然警衛刷一下預約單的二維條碼
我們就這麼像貴賓一樣長驅直入,留外面一大堆人在排隊了 XDDD
進入梵蒂岡博物館的成人票是15歐,如果上網事先預訂,每人還要多加4歐的預約費
只能說還好我們在台灣就事先上網預訂了,這4歐花的真是值得呀 ~~~
預訂票的網站在行前規劃那篇有,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行參考
預訂方式很簡單,選好你想參觀的時間(包括哪一天的幾點,當天遲到也沒關係)及人數
接著刷卡預定就可以囉 ~~
其實真正開始參觀梵蒂岡時,我們的相機裝備已經被沒收了 Orz........
來到義大利,很容易忘記梵蒂岡其實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所以當我們進入梵蒂岡博物館時
我們等於是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喔,只不過進出這個國家不需要檢驗護照簽證
但是其實還是有一個X光機檢查我們帶進去的行李
而且最重要的是 -- 太大的包包,不能進入梵蒂岡博物館!!!
所以我、捨捨、阿牛的相機包,全部被警衛叫去旁邊寄物處寄放了 Orz................
但是可以帶相機鏡頭,所以我們只好把雞絲拿在手上 @@
大家如果要進入梵蒂岡博物館,還是先記得把大包包放在旅館吧
包包寄存後,我們仍需要到窗口兌換入場證,單憑網路預定單是進不去的
拿到入場證後跟著人潮走,自然而然就會開始參觀博物館囉
在路上我們順便租了語音導覽,因為他有中文的導覽(競技場就沒有中文的)
一台語音導覽機要價7歐,每本護照可以租兩台,護照必須暫時押在他們那邊
所以雖然進博物館不需要護照,可是租語音導覽需要,所以建議護照還是隨身攜帶
畢竟來到全世界最精彩的博物館之一,不租語音導覽實在是太浪費了 ^^
要我完全了解梵蒂岡每一尊雕像、每一幅畫、每一個作品,實在是太高估我了
所以我像一個門外漢一樣,只能偶而聽聽導覽,再來就是看著作品,去追尋作品帶給我的感覺
梵蒂岡博物館的收藏,起始於教宗儒略二世 Pope Julius II (1503-1513)
現在的規模則是每任教宗努力的成果
整個博物館充滿了希臘羅馬時代的雕像,眾多重要藝術家的作品
例如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不認識他們?總看過忍者龜吧)、卡拉瓦喬等等
重要的作品則有西斯汀禮拜堂 Cappella Sistina 的壁畫,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的巨作
拉斐爾室的雅典學院等等,多的數不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梵蒂岡博物館的網站看看
西斯汀禮拜堂的網站則完整的介紹了天花板壁畫的意義
首先我們進到Gregorian Egyptian Museum,簡言之,就是主要收藏埃及文物的展覽館
並不是所有的作品在梵蒂岡博物館網站都能找到說明,有些只是簡單告訴你年代而已
上面四張似乎正好網站上都沒有,而我也已經不記得他們各自的故事了
只記得被最後一個黑色大理石雕像震撼,那麼硬的大理石,卻能夠詮釋鬍鬚、肌肉、衣服的曲線與感覺
他靜靜的坐臥在那裡,我則看了好久
穿過走廊的同時,我們被戶外的陽光吸引,中庭聚滿了遊客
但我們因為外面太陽太大,所以到最後我們仍然沒有去中庭
展示看板上面是什麼,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我想應該是重要作品的說明吧
第一張圖的黑色大理石雕像真的很美對吧 ^^ 按照梵蒂岡博物館網站的解說,她應該是 Queen Tuya
她的存在期間是西元前1279-1213年,在西元37-41年間被帶到羅馬
約18世紀時才在羅馬的Piazza Fiume被發現
高227公分,詭異的是梵蒂岡博物館網站的照片跟我的照片正好左右相反,難道王后會換腳嗎 @@
另外,往窗外看, 我們已經可以見到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之一,也就是下午要去的地方囉 ^^
離開了埃及館後,我們轉進一條擁有大量希臘羅馬雕刻的長廊,庇護。克萊孟館 Pio-Clementine Museum
在梵蒂岡博物館網站上,他應該是屬於 Classical Antiquities 的一部分
參觀人群在長廊自動分成兩個方向,走到盡頭只能折返
因為盡頭通往的下個展覽區域正在維修(牆壁兩旁貼滿石板的那張),無法進入
在雕像區,除了仔細觀察雕像有趣的表情外,最著名的便是大去勢 The Great Castration
教宗碧岳九世 Pope Pius IX 是梵蒂岡歷史上擔任最長任期的教宗
從1846年6月16日就任,一直到1878年死亡為止,共計將近32年之久
這位教宗在位時我想是做過很多事的,但最著名的便是大去勢
1857年,正逢文藝復興時期,教宗碧岳九世認為博物館內眾多露出性器官的雕像將激發教徒們的性慾
因此下令大去勢 -- 用槌子等工具敲掉梵蒂岡城內所有男性雕像的性器官 @@
並且以無花果葉(fig leaves)替代遮掩
就這樣,大量的希臘羅馬雕刻作品的完整性被破壞,多少也顯示教廷當時保守的心態
當然在小說中我們已經知道這段歷史,但是現場看到還是覺得......壯觀 XDDD
也因此,在突然發現有一尊雕像還留著他的男性尊嚴時,我馬上將他拍了下來
我想他應該是之後才收為館藏吧
除了大去勢以外,各個雕像的紋理,反應他的情緒與動作,也非常值得一看
特別是搭配自然光線造成雕像的陰影線條,更讓我想起之前羅浮宮文物曾經來台展覽
可惜台灣的博物館大多無自然採光,只能在室內靠聚光燈打出陰影
那種感覺與在梵蒂岡博物館看雕像,真的是完全不同
離開雕像館後,我們進入一個小空間,其實我不太清楚這個館的名稱了
只記錄了漂亮的窗光加上壁畫,及多次出現模仿萬神殿的建築
緊接著我們到了八角庭院 Cortile Ottagono
從第一張依序為阿波羅 Appolo del Belvedere、勞孔 Laocoonte、第三張忘記是什麼主題了@@
阿波羅雕像取材自希臘神話中的阿波羅,大約是在西元前350-325年,由希臘雕刻家Leochares做成
在還沒被教廷收藏前,阿波羅像大概是在西元1489年被發現,1796年義大利遭拿破崙攻陷時
阿波羅像曾經被拿破崙帶往法國巴黎,直到拿破崙失勢後,他才又回到梵蒂岡,一直到現在
勞孔像則被認為是梵蒂岡博物館的起源,西元1506年,勞孔像在一座葡萄園被挖掘出來
當時的教宗派遣米開朗基羅去察看,後來依照米氏的推薦,教宗買下這座雕像,並於一個月後公開展示
梵蒂岡就在當時正式成為對外開放的博物館
在古希臘史詩中,勞孔扮演在特洛伊戰爭中警告特洛伊人不要接受希臘人留下來的木馬的腳色
但特洛伊人沒有聽從勞孔的警告,勞孔一怒之下拿長矛向木馬擲去
被支持希臘人的密涅瓦派出的海蛇勒死他跟他的兩個兒子
梵蒂岡的勞孔像,據說是由羅德島的三位雕刻家Agesander、Athenodoros、Polydorus共同創作
勞孔像所在的八角庭園,是梵蒂岡博物館的重點之一
有非常多的旅行團,解說團在此匯聚,一團一團輪流帶到雕像前講解 ^^
每個人都看著那生動的表情,去感受藝術家所賦予勞孔痛苦的心情,栩栩如生
離開八角庭園後,我們一路經過掛毯室、地圖室等等較黑的展覽廳
而且因為這時候已經又餓又渴了,所以也沒有再多拍些照片 @@|||
當然,在這段路中,我們也參觀了梵蒂岡最著名的西斯汀禮拜堂,欣賞米開朗基羅在禮拜堂天花板作品 -- 創世紀
由於西斯汀禮拜堂是一個相當神聖的地方,不能使用相機,也不能大聲講話,所以我們只用眼睛看而已 (非常規矩 XDDD)
其實還是有人在拍啦,每隔一段時間遊客的聲音也會大起來,這時在場的警衛就會要大家安靜 @@
因為這個地方我沒有半張照片,所以請大家自行到西斯汀禮拜堂的網站欣賞囉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生於西元1475年,卒於西元1564年,出生於佛羅倫斯
是一位雕刻家、建築師、畫家與詩人
他的作品充滿健美,與達文西、拉斐爾並稱為文藝復興三傑
他的作品充滿義大利,在我們這次的旅程中,還會見到他的摩西像(置於鎖鏈聖彼得教堂)
及聖殤像(置於聖彼得大教堂),西斯汀禮拜堂天花板的創世紀及主牆面的最後的審判則是他最著名的畫作
米開朗基羅在1496年來到羅馬,那時他才21歲
西元1505年,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 (在那之前他有一段期間回到佛羅倫斯)
當時的他接下為教宗興建墳墓的案子,但是因為他有太多其他案子要進行
以致於建造教宗墳墓的案件斷斷續續進行了40個年頭
在這段期間內,米開朗基羅還接受了為西斯汀禮拜堂天花板繪製壁畫的案件
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創世紀,這幅巨幅壁畫花了米開朗基羅4年之久 (1508-1512)
這幅壁畫題材取材自聖經的開頭部份,分別為
<神分光暗>、<創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陸>、<創造亞當>、<創造夏娃>
<原罪>、<諾亞獻祭>、<大洪水>、<諾亞醉酒>等九幅中心畫面組成
有趣的是,米開朗基羅認為自己的強項是雕刻,而非製作壁畫
所以歷史上有一說是米開朗基羅受到對手陷害,不得已答應教宗繪製壁畫的要求
不過該說法後來因為證據不足,不為現今的歷史學家採納
據說米開朗基羅在那段時間,每天被吊在半空中彎腰作畫,導致之後他的腰再也無法伸直.........
創世紀完成後約經過20年,米開朗基羅受教宗克勉七世 Pope Clement VII 委託
回到西斯汀禮拜堂,繪製禮拜堂主牆面的巨作 -- 最後的審判 The Last Judgment
米開朗基羅花了7年時間 (1534-1541)完成這幅壁畫
描述世界末日終於到來,基督到來,親自審判世間善惡,人的靈魂按其命運上天堂或下地獄
最後的審判完成之初,原先裡面的人物身體均無遮掩,完全顯露出生殖器官
在米開朗基羅過世後,當時教宗才命米氏的徒弟為畫中人物添上布條遮掩
1596年教宗克勉八世索性想把整幅壁畫毀掉,幸好在當時畫家的積極反對下,我們今天才有機會親眼欣賞
最後有趣的是,米開朗基羅晚年為了此畫疲憊不堪,因此在畫中藏了一個自畫像 -- 一張臉部扭曲的人皮
象徵他對於信仰的態度..........
離開西斯汀禮拜堂後,我們依序還經過幾個展覽廳,但因為西斯汀禮拜堂的強烈印象
導致我接下來看的,都不太記得是什麼了 Orz......
這趟很遺憾的,我們忘記去拉斐爾廳欣賞雅典學院,只能以後有機會時再走一趟
梵蒂岡博物館中也有簡單的餐廳,我們隨便亂買了pizza當做午餐,配礦泉水草草結束
最後出口是一個巨大的螺旋走廊,也是每位旅行者來此必拍的老梗照
因為梵蒂岡其實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他當然有自己的郵政系統,也有自己的郵戳喔
所以我們在出口的紀念品店買了明信片,寫好後,出口也有專門賣郵票的窗口 (梵蒂岡真體貼旅人^^)
貼好郵票 (義大利全國,包括梵蒂岡,寄往台灣的郵資都是0.85歐),就近在郵筒投遞
就完成了給自己的紀念品,回到台灣我們才知道大概一個禮拜明信片就到了 ^^
順著螺旋樓梯走下去,我們終於領回攝影包,在梵蒂岡博物館對面的Gelato冰淇淋店一人來一支
向偉大的藝術殿堂說再見
======================================
離開梵蒂岡已經是下午兩三點,接下來我們準備前往聖彼得廣場與聖彼得大教堂 ^^